热门关键词: 地表水处理设备
一、项目概况
某大型企业园区内有一座景观湖,面积约12000m2,平均水深约0.7m。治理景观湖内的水体呈深绿色,且较为浑浊;常发现有观赏鱼死亡情况;当湖内设置的喷泉开启时,周边空气中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,此情况严重影响企业形象,以及公司员工及来宾的感观度。公司领导对此十分重视,要求对此景观湖进行治理,要求治理后,湖水达到清澈透明见底,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。
人工湖现状图(治理前)
二、工艺选择
2.1.原因分析:
针对该景观湖水体呈现发绿、浑浊等特点,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严重,COD、氮氮、总磷等指标可能超标。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可能有如下因素:
l 降雨时,雨水夹杂着一定的地表污染进入湖内,对水质造成冲击;
l 湖内养殖的观赏鱼的排泄物不断累积,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有机污染;
l 周边绿化的肥料等面源污染可能会进行湖中;
l 湖底部淤泥中沉积的污染物向水体中渗出污染;
l 本景观湖为封闭水体,基本不流动,复氧能力不足,生态系统缺失,自净能力较弱。
因此,治理工艺要求针对性地解决上述的污染问题。
2.2.工艺确定
根据该项目的特点,本公司提出如下治理工艺:
采用“A-J景观水体净化机”进行循环净化,并在湖中用“仿生人工水草(生物载体)”构建一套完整的微生物净化系统,对水体进行综合施治。
三. 治理措施介绍
3.1 A-J景观水体净化机
A-J景观水处理设备采用不锈钢一体化结构,布置在湖边的机坑内(原有),由原有的进水管将湖水引入设备中进行处理,再由回水泵将景观出水提升到出水管中,出水管在湖中设有多个出水口,将出水返回到景观湖中,实现水体的循环净化。
A-J景观水体净化机的特点:
l 处理效果好。该设备采用“高效微滤+UV光化+微生物强化”三重技术综合治理,同时实现提高透明度、灭藻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,标本兼治。
l 运行费用低。无需专人值守,无需投加药剂费;高效微滤与其它方式(砂滤、混凝沉淀、气浮等)相比,过滤精度高、水头损失小、反洗水量小、二次污染少。
l 占地面积小。该设备内部采用层叠式结构,设备占地面积更小;全封闭不锈钢箱体,对周边环境无不良影响。
l 持续可靠。无需担心水体受雨洪或外源污水的冲击造成的水质恶化,与其他一些治理措施(沉水植物种植、外来微生物投撒、原位治理等)相比,具有良好及时的可恢复性,避免了反复投入治理费用的情况发生。
l 自动化程度高。可通过手机APP远程对设备进行设置和启停控制,运行时段、间歇可根据水质情况自由设定,既方便操作,也可节省电能的消耗。